“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過去一年,我國通過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體系,不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構建大保護格局,有力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頂層設計 提升法治化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工作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做好知識產權工作的重大意義、重要原則、目標任務、思路舉措和工作重點。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維護內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的需要,更是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這些重要論述不僅為我國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也向國際社會清晰傳遞了我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立場和鮮明態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202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這為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堅持嚴格保護、統籌協調、重點突破、同等保護,不斷改革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強化保護,促進保護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隨后,我國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推進計劃,進一步加強貫徹落實。
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同時,我國不斷健全法律法規,2020年完成了多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制定。比如,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其不僅對于知識產權單行法具有統領作用,還對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支撐知識產權運用具有重大意義,持續促進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不斷優化。
立法的同時,修法也在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單行法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與時俱進。2020年,我國完成專利法和著作權法修改,開展商標法進一步修改調研論證,開展商標、官方標志、地理標志等部門規章制修訂工作;印發《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專利糾紛行政調解辦案指南》《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的指導意見》,與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發布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國家標準,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例指導,開展以信用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分級分類監管工作試點。2020年,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共處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超4.2萬件,同比增長9.9%。
協同配合 強化全鏈條保護
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重要抓手。2020年,我國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公民誠信等環節完善保護體系,加強協同配合,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在審查授權方面,2020年,我國穩步推進知識產權審查提質增效。全年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分別授權53萬件、237.7萬件、73.2萬件;商標注冊576.1萬件。審結專利復審案件4.8萬件、無效案件0.7萬件,商標評審案件35.8萬件、異議案件14.9萬件。發明專利審查結案準確率提升至92.2%,商標注冊審查抽檢合格率達到96.7%。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發證1.1727萬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持續提升,2020年底,發明專利審查周期整體壓縮至20個月,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4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個月。
在行政執法方面,2020年,我國執法部門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執法等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商品、重點市場治理,積極發揮行政執法震懾力,切實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營造良好營商環境。2020年,各類專項行動共查處案件31.6萬余件。其中,商標侵權案件3.1萬余件,抗疫防護用品、食品、家居用品、電子產品等關系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商標違法案件2.8萬余件。針對侵權假冒高發多發的重點實體市場開展執法行動12萬余次。
在司法保護方面,2020年,全國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46.6萬件,同比上升11.7%。出臺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等10個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方便當事人舉證、縮短訴訟周期、降低維權成本、提高賠償數額,知識產權案件判賠金額同比增長79.3%,促進形成鼓勵自主創新、推動科技進步的法治環境。制定司法解釋,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發揮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集中管轄專利等技術類知識產權上訴案件優勢,保護科技創新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維護創新企業正當權益。依法保護科研人員及其職務發明成果,激發創新活力。嚴懲盜版抄襲、惡意搶注、傍名牌等侵害著作權、商標權行為。審理一批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和文創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案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我國不斷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共同印發《關于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的通知》,其指出,要充分發揮調解在化解知識產權領域矛盾糾紛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各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指導協調作用,以及人民法院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中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建立起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調解是由中立的第三方介入而解決糾紛、達成和解的方式,具有非對抗性、自愿性、保密性、靈活性、經濟性等特點,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效率,降低當事人的糾紛處理成本,并兼顧情理和法理,實現多元利益的共贏;同時,可以減輕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部門的負擔,具有突出的現實必要性。”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表示。
此外,我國還不斷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2020年4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改版上線中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線上服務平臺,初步整合了全國維權援助資源,并實現線上案件受理、答復反饋、信息報送、資源共享等功能。2020年,平臺共發布國內外維權案例61個,國家和地方維權援助政策法規112項,維權援助知識庫問答196個,網站訪問量達到54萬次,進一步方便了權利人和社會公眾的維權。全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共辦理維權援助申請3.3萬余件,提供咨詢指導服務4.3萬余次,提供知識產權侵權判定參考意見9384件。
優化環境 落實懲罰性賠償
2020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得分首次超過80分。近年來,我國建立了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助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民法典規定,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目前,我國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均已經對懲罰性賠償進行了詳細規定。比如,今年6月1日即將實施的專利法新增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故意侵犯專利權、情節嚴重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按照權利人受到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倍數計算的數額1到5倍內確定賠償數額。2019年11月,新修訂的商標法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倍數,由修改前的3倍以下提高到了5倍以下,并出臺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規制商標囤積注冊等行為。
知識產權保護已成為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加速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國排名居第14位,與上年持平,部分指標穩居全球領先地位;在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中國排名第31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58%的美國企業認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有改善。
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營商環境的變化,創新主體感觸頗深。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表示:“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付出巨大努力,在建設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采取了提高法定賠償額上限、確立懲罰性賠償等措施。這些舉措為知識產權保護營造了更為有利的法律環境,有利于促進創新發展和知識產權價值的發揮。我們有信心在中國繼續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我們的‘發明-分享-協作’商業模式,積極助力中國產業生態的創新,促進我們在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在5G時代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面向未來,我國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為創新驅動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馮飛)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