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宮日歷》是假的?”這是一些網友在換上2019新日歷時的吐槽。《故宮日歷》是新年日歷市場的爆款之一,它出品至今已翻過十年,見證了博物館文化創意的開發之路,也記錄下探索發展中不時被所謂“同款”復制的困惑和沖擊。日前有網友爆料,在一些網絡購物平臺上搜索“故宮日歷”,會跳出許多標價二三十元的“正版同款”,商家宣稱“和故宮出品一模一樣”,而這價格連正版日歷的成本都不夠。一則如何辨別所謂“同款”的帖子,也因此經歷了一回“火爆刷屏”。
“同款”成了流行詞,還被一些商家當成復制盜版的包裝,值得玩味更需引起警惕。
“同款”一詞最初出自網絡購物平臺,多用于商家宣傳,用來說明自家的服飾、鞋帽等商品,和某某明星的穿著或者知名品牌產品具有相似性,如今卻幾乎成為復制、模仿的代名詞。以2016年的《故宮日歷》為例,印數不過28.5萬冊,市場銷售卻達100萬冊,其中有不少就是在網絡平臺上售出的所謂“同款”。這些“同款”復制了原創產品的外觀設計、內容編撰、序列編排等,如此“一模一樣”甚至引導消費者造成混淆,這樣的“同款”究竟是什么,是否構成侵權,想必生產者和賣家心知肚明。
“同款”流行,傷害的是文創產品開發核心——創意,進而造成對創新者以及文化產業的傷害。
創新創意貴在一個個“金點子”。好的創意既能發掘傳統文化打動當下人情感的一面,滿足精神審美的需求,也能創造出良好的市場業績。比如,有一家日本創意機構曾推出過一款建筑模型便簽紙,看似外表平平,卻在便簽紙被一張張撕下后,漸漸顯露出房子的屋頂、房檐、門窗,直到庭院、花園……最終出現的是名勝地的標志性建筑。如此精心的設計,說破了調用的都是現有產品中的元素,并以創新方式組合既有元素。用創意賦予舊元素新的價值。而想出創意難,復制產品卻相對簡單,一旦創意內核被所謂“同款”復制或盜用,原創產品本身的價值也將稀釋,更會造成對創新創業者以及對文化產業競爭環境的傷害。
“同款”流行的背后,是創意想象的缺乏、創新能力的不足,以及這些商家對知識產權的無視。國家一再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和對侵權的處罰力度,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和消費者的成熟,在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之后,面對“好不好”的市場選擇時,所謂“同款”必將被淘汰。
我們應該看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天地很大。一本《故宮日歷》不過365張紙,相比故宮的藏品,相比全國博物館的藏品,相比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體量,它完成的是一個想象和鏈接。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要讓廣闊大地上的各類文化遺產和人文表象活起來,要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創意想象的空間其實非常遼闊,創意的素材可以說是俯拾皆是。文創產業正迎來大有可為的時代。
優秀的文創是我們文化生活中讓人眼前一亮的打開方式,它求新求變,標新立異,它在映照我們的文化和生活的同時,也重新“審美”我們的文化和生活。好的文創項目可以成為我們優秀文化融入生活、流行世界的支點,也可以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發力點。
作者:王磊 來源:文匯報 發布時間:2019年1月16日
本文來源 / 國家版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