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預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超過2023年的24個,連續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對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述排名數據,表明中國對科研創新和產業創新給予了非常大的關注,并且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這同時也意味著,在未來,中國將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等增長因素。”
鄧鴻森看過昆曲《牡丹亭》。“這就是中國古代藝術家創作的一段中國文化樣本。”他以文化為例說,發明創造長期以來一直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如今中國的創新不僅出現在文化和傳統領域,而且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科學技術領域。
“思想可以改變世界。”鄧鴻森指出,中國對世界知識產權事業的貢獻在于,它展示了“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可以塑造全球知識產權生態系統”的理念。
過去50年,中國在國內外的知識產權申請數量迅速增長。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剛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時,在該框架下年度國際專利申請量僅為100多件;2023年這個數字已超過6.9萬件,位列全球第一。“這表明,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也可以有效利用知識產權體系。”鄧鴻森說。
在采訪中,鄧鴻森多次強調交流與合作對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等在國際交流合作中起到的紐帶作用。
鄧鴻森認為,“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層會議是推動全球知識產權對話的重要平臺。他指出,此次會議將各國聚在一起,分享實踐經驗,交流思想,更新友誼和增強聯系,“這對于當今世界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共同應對挑戰”。
在鄧鴻森看來,“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服務”是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愿意與中國和其他國家合作,一方面,提高部分國家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另一方面,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鄧鴻森介紹,世界知識產權學院(WIPO academy)可以提供技術和實用知識產權技能的培訓。
“知識產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目的的手段。”鄧鴻森說,知識產權的目的是就業、投資、商業增長,最終是為了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見習記者賈驥業,記者朱彩云)
文章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