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全國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000億元,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超萬億元……近日,《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對我國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作出專項部署。
加強專利轉化運用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近日召開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強調,要把握好“推動一批專利實現產業化”這條工作主線,從提升專利質量和加強政策激勵兩方面發力,促進專利轉化運用。
著力培育推廣專利密集型產品
推動專利轉化運用,充分挖掘專利價值,大力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專利密集型產業成長性高、創新能力強,在支撐實體經濟創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中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監測報告(2022)》顯示,2021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呈現出產業規模穩步壯大、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不斷提升,創新發展動能強勁、引領帶動作用突出,研發投入力度加大、創新驅動特征顯著等特點,其中新裝備制造業、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為專利密集型產業中的主要行業。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4.3萬億元,占 GDP比重達到12.44%。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單曉光表示,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是知識產權強國的一個重要標志。制造業是專利密集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2.44%的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 GDP數據,充分說明中國對于制造業與實體經濟的重視。
《方案》提出,培育推廣專利密集型產品,健全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核算與發布機制,加強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監測評價。為大力推動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從產品端發力,通過開展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和認定,引導專利質量提升和價值實現,加快專利產業化。近期,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建設了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試點平臺,指導制定了《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方法》團體標準,組織各地企業開展專利產品備案工作。截至目前,試點平臺審核通過備案專利產品2.8萬余件,總產值近3.5萬億元,參與企業1.2萬余家。
單曉光建議,應大力發揮知識產權的經濟作用,更加重視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工作,更大程度實現知識產權的價值,最大限度提高知識產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
促進高校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
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3年9月,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6.7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2萬件,合計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的25.3%。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等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多措并舉促進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化運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臨新興產業領域高價值專利布局不足、專利轉化管理服務能力有待提升、轉化運營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等障礙和短板。”中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何煉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方案》的目標之一是實現“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明顯提高”。她建議,政府應進一步完善高價值專利培育和產出機制,不斷創新高校、科研院所專利轉化管理模式,有效落實對高校院所中從事專利轉化運營服務的專業人員的激勵機制;高校和科研機構要加強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人才的培養,厘清產業發展對知識產權人才的實際需求,推進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專業交叉、知識復合的高素質知識產權實務人才。
針對疏通高校、科研機構專利轉化運用的堵點,《方案》明確提出,強化高校、科研機構專利轉化激勵。其中要求,探索高校和科研機構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新模式;對達成并備案的專利開放許可,依法依規予以技術合同登記認定;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加快實施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強化職務發明規范管理;加強產學研合作協議知識產權條款審查,合理約定權利歸屬與收益分配等。
“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是進一步落實有利于專利轉化運用的制度安排和激勵政策。《方案》為今后一段時間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期待《方案》進一步落地落細。”何煉紅表示。(記者 劉陽子 李倩)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