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檢察院發布《2018年度上海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對全市檢察機關2018年所辦知識產權犯罪案件進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知識產權犯罪特點及趨勢,重點關注司法實踐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并就進一步完善上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出相關建議。
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基本情況
2018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共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434件781人,其中審查逮捕案件201件350人,審查起訴案件233件431人,未出現捕后撤案和無罪案件。
案件受理總量上升明顯。侵犯知識產權批捕案件同比上升37.67%,侵犯知識產權公訴案件同比上升10.95%。
各罪增幅不一,商標案件始終居首。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罪、侵犯著作權罪案件量均上升,侵犯商業秘密罪有6件9人。商標犯罪案件占全部案件的89%,這類傳統犯罪實施起來簡單、獲利巨大,犯罪成本小,故發案較多。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提高,權利人損失得到部分彌補。2018年,上海市知識產權犯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同比上升262.5%。通過檢察機關啟動認罪認罰程序,權利人的損失得到部分彌補,辦案效果得到初步顯現。
輕刑率、緩刑率比例較高,探索適用禁止令已有成功實踐。2018年上海市知識產權犯罪已生效判決187件290人,均獲有罪判決,其中,判處三年以下輕刑率達89.4%,緩刑率為34.4%,罰金刑適用率為90%。對銷售假冒品牌白酒的3名被告人適用禁止令。
知識產權刑事犯罪新特點
2018年上海市知識產權刑事犯罪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商標犯罪主體呈低知化與傳遞性,著作權類、商業秘密犯罪主體呈高知化和職業性特點。商標犯罪主體中八成為個體戶、無證商販和社會閑散人員,七成主體僅有高中及以下文化。且因同鄉或熟人關系而聚集,制假售假行為容易在一定犯罪區域內進行傳遞。侵犯著作權犯罪主體中過半數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近八成為網游玩家、網絡服務從業者或軟件技術領域的從業者,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商業秘密犯罪均系利用技術研發、生產銷售或公司高管職務之便實施犯罪,反偵查意識、訴訟抗辯意識相對較強。
商標類犯罪手法變異,鏈條式、跨區域屬性日益突出。近七成商標類犯罪為共同犯罪,并通過分工,將制假售假行為進行鏈條化切割,各環節地理位置分開,規避法律風險。銷假犯罪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區,在利潤豐厚的不同區域市場間流動展開,銷售數額也遠高于以往同類案件。
通過互聯網侵犯著作權成為最主要手段。2018年上海市侵犯著作權案均依托互聯網開展:一是以知識共享為名,將他人作品收集上傳網盤,供他人有償下載;二是私自架設、租用網絡游戲服務器從事“私服”活動;三是傳統盜版書籍侵犯著作權案,依托網絡有所抬頭。
商業秘密案件增長明顯,企業內控盲點成為犯罪高發誘因。2018年上海市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增長明顯,集中在機械制造、生物科技等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領域。商業秘密被泄露、竊取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一是物理隔離不到位,行為人能輕易接觸秘密載體;二是對涉密員工離職審查力度不足,導致行為人有意識周密安排、帶走關鍵技術;三是對涉商業秘密研發資料保存不當,致使關鍵證據缺失,影響案件認定。
權利人參與訴訟程度加深,國內國外知識產權同等保護。2018年上海市知識產權410起案件中,對403個國內外知識產權權利人進行了訴訟權利義務告知,并通過邀請權利人參加庭前會議等方式引導權利人實質參與刑事訴訟。涉外資、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共107件,其中涉外資企業82件,確保國內外知識產權同等保護。
行刑銜接發揮作用,部分區域體現樣板效應。由于加強與行政執法部門的配合銜接,2018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建議移送知識產權案件線索有12件21人,行政執法部門已向公安機關移送11件20人,均獲立案偵查。浦東新區檢察院不僅通過知識產權行刑銜接平臺和檢察官辦案組派駐區知識產權局日常聯絡中發現系列案件犯罪線索,更在日常辦案中發現違法但尚不構罪的線索移送給行政機關,實現行刑銜接雙向流通。
新變化下檢察機關的主要做法
面對2018年知識產權刑事犯罪的新變化,上海市檢察機關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向社會展示檢察機關依法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
加強提前介入,保持嚴打態勢。堅持重心前移,提前介入,參與調查,引導取證,確保案件質量。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版權局等重點關注的10起案件掛牌督辦,組織開展全市知識產權案件集中公訴。
加強調研,了解權利人法治新需求。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多次舉辦大調研座談會,走訪上海浙江商會等。市檢察院榮獲品保委頒發的“權利義務告知先行者檢務公開透明探路人”榮譽獎牌。
不斷探索,推進權利義務告知工作。繼續擴大知識產權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的案件范圍和訴訟階段,在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兩類案件批捕、起訴階段深化訴訟權利義務告知。
聚焦損失彌補,確立完善侵權人合理賠償機制。虹口區檢察院在辦理中央五部門聯合督辦的侵犯教輔教材著作權案中,成功促成被告人向出版社作出合理賠償。市檢察院總結發布該案辦理情況,推廣經驗,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合理賠償機制。
系統研判,促進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量刑規范化。上海市檢察院聯合市高級法院就全市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刑罰適用開展研究,初步形成統一意見,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量刑。
關注商業秘密,開展司法保護專題研討。與上海市法學會、品保委共同召開專題研討會,圍繞商業秘密保護重點、難點研討,推動本市形成統一完善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執法標準、證據規格。
懲治知識產權犯罪面臨的新挑戰
從司法實踐來看,當前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還存在一些新挑戰:
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犯罪手法翻新,證據收集、審查難度上升。一是知識產權犯罪網絡化、跨地區性特點日益突出,犯罪手段更加隱蔽。二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人往往具備較強的反偵查意識,在一些跨區域、鏈條式案件中,制假、售假人員分工合作,原材料存儲地、成品的生產地、倉儲地分散,有意不留客觀證據,給犯罪打擊和認定犯罪帶來困難。三是部分犯罪活動以合法商業行為作掩飾,交織摻雜,難以區分。上述因素共同導致知識產權犯罪證據收集固定、審查甄別的難度加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犯罪打擊力度和辦案質效。
知識產權犯罪刑罰效果有待提升,認罪認罰制度適用面需拓寬。一是反復侵權現象時有發生,不法分子因銷假犯罪被判處刑罰后,甚至在同一地點繼續從事售假活動。二是罰金刑的執行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禁止令的執行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制度適用率有待進一步提升,被告人的認罪態度、退賠意愿及能力、權利人對賠償數額的接受度等因素均對認罪認罰適用有影響。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有局限性,創造管理能力等亟待提升。一是中小型、成長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不足,知識產權管理機制相對落后,導致企業的核心技術、經營信息等容易被竊取或泄露。二是大型成熟企業往往更側重民事途徑維權,部分企業對刑事侵權案件,特別是商標刑事侵權案件配合積極性不夠,不利于對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
新興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度有待提高。當前,傳統的針對無差別公眾進行的普及性宣教已經難以適應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情況。社會公眾對一些新興領域中的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違法性存在認識模糊、邊界不清的問題,易受不法分子的引誘踏入違法犯罪泥潭。因此,對新興領域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宣傳力度有待加強。
知識產權保護行刑銜接機制發揮有待進一步深化。一是行刑銜接整體線索移送數量與知識產權案件快速增長的趨勢以及公眾對知識產權侵權情況的真實感受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二是行刑銜接的案件線索主要集中在商標侵權領域,著作權、商業秘密等領域違法犯罪線索移交數量相對偏少。
懲治知識產權刑事犯罪案件可行性建議
為應對上述問題,有效懲治知識產權刑事犯罪,特提出以下建議:
拓展思路,形成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格局。一是順應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借助大數據運用拓寬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偵辦思路,提升打擊和防范知識產權犯罪的效能。二是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審前主導作用,強化檢察引導偵查,協力保障證據調取程序合法、來源客觀完整,掌握辦案主動性。三是進一步加強與第三方支付平臺、電商平臺的交流協作,暢通取證渠道,便利查處犯罪。
優化知識產權犯罪刑罰結構,提升刑罰威懾力。一是有針對性地提高知識產權犯罪緩刑適用門檻,對于具有反復侵權、有組織侵權、涉及食藥領域等情節的犯罪,謹慎適用緩刑。二是提升罰金刑在知識產權犯罪刑罰體系中適用力度,進一步擴大禁止令的適用范圍,增加刑事制裁威懾力。三是加大罰金刑的執行力度,完善禁止令的執行監督機制,探索將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記錄全面納入征信系統。
提高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率,助推權利人獲得合理賠償機制。一是通過多方參與,在認罪協商過程中引導、敦促侵權人退出違法所得,彌補權利人經濟損失,使權利人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自身權益的保護。二是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充分發揮其在知識產權市場價值評估中的專業優勢。三是進一步細化認罪認罰從寬的標準和幅度,發揮認罪認罰的量刑調節作用,促進社會關系修復。
加強知識產權分類分層司法保護,凸顯精細度和實效性。一是夯實傳統知識產權法治教育陣地,加強常態化宣傳機制建設,擴大宣傳覆蓋面。二是加強對在校大學生、微商、網店店主等重點人群的法治教育宣傳。三是深度對接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新需求,針對企業不同層級、不同崗位人員,有區別、有側重地提供檢察服務,確保發揮實效。
重新整合行刑銜接機制,切實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一是順應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變化調整的形勢,重新整合、構建與各類知識產權主管部門間的合作機制,切實打破行政執法信息不暢的瓶頸制約。二是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線索的移送監督等職能,由檢察機關傳遞好行刑銜接的接力棒,跑出打擊犯罪加速度。
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功能作用。一是鼓勵行業組織為組織成員提供知識產權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功能作用。一是鼓勵行業組織為組織成員提供知識產權法制培訓、法律咨詢、爭議解決等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發揮行業組織在知識產權執法司法中的協助、支持、補充作用。二是建立完善行業人員任職資格信息披露及準入評價制度,及時記錄、公開侵犯知識產權情況,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
作者:胡春健 陸川 郭大磊 付紅梅 陳穎 來源:正義網 發布時間:2019年7月28日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